一、格式方面
文件格式
首先要明確要求的文件格式。常見的格式有.doc/.docx(Microsoft Word文檔)、.pdf(便攜式文檔格式)、.txt(純文本格式)等。如果沒有特別指定,一般建議使用.docx格式,因為它兼容性好,并且方便編輯和審閱。例如,許多翻譯公司和客戶會要求使用.docx格式,這樣他們可以直接在文檔中添加批注來反饋修改意見。
排版格式
盡量保持與原文排版一致。這包括字體、字號、段落格式(如縮進、行距等)、標題格式等。如果原文是有章節編號的,翻譯后的稿件也應保持相應的編號。例如,原文使用的是宋體、小四號字、1.5倍行距,翻譯稿件也應該采用相同的字體、字號和行距,使譯文在視覺上與原文匹配,方便客戶對照查看。
對于表格、圖表等內容,要確保翻譯后的內容準確地放置在相應位置,并且表格的格式(如邊框、對齊方式等)也要保持一致。如果原文表格中有注釋,翻譯后注釋的位置和格式也不能改變。
二、內容方面
翻譯準確性
要確保翻譯內容準確無誤。這需要對原文進行仔細的理解,包括詞匯、語法、專業術語等各個方面。對于一些可能有歧義的詞匯或句子,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合理的翻譯。例如,在技術翻譯中,一個單詞可能有多種意思,像“lead”在電子領域可以是“導線”,在管理領域可能是“領導”,這就需要根據原文的主題準確翻譯。
核對翻譯后的術語是否符合行業標準和客戶要求。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術語規范,如醫學、法律、計算機等行業。如果客戶提供了術語表,一定要嚴格按照術語表進行翻譯。例如,在醫學翻譯中,“心肌梗死”的標準術語是“Myocardial Infarction”,不能隨意翻譯為其他不準確的表達。
完整性
檢查翻譯稿件是否完整,包括原文中的所有內容,如文字、圖表、腳注、參考文獻等。不能遺漏任何部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注釋。例如,在學術論文翻譯中,腳注中的引用來源和說明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需要完整地翻譯并放在相應位置。
三、其他細節
文件名命名規范
根據要求命名文件名。通常文件名應該包含一些關鍵信息,如稿件的主題、翻譯的語言方向、譯者姓名或編號等。例如,“產品說明書-中文到英文-張三譯”這樣的文件名,能夠讓客戶一眼就清楚稿件的內容、用途和譯者信息。
提交方式和時間
按照規定的提交方式進行提交。常見的提交方式有電子郵件、在線翻譯平臺提交、FTP(文件傳輸協議)等。要確保提交的鏈接或郵箱地址正確無誤。
嚴格遵守提交時間。如果錯過了提交時間,可能會給客戶帶來不便,甚至可能導致合同違約等問題。因此,要提前規劃好翻譯時間,預留一定的時間來檢查稿件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能夠按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