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藥學翻譯,需要考慮一些具體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目標受眾。
事實上,為專家讀者設計的翻譯將需要不同的詞匯,而不是為公眾設計的科學主題的文本。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有哪些不同的語域?譯者如何完成這項任務?
制藥行業:兩種語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不同的“語域”或語言水平。有正式語域,有日常語域,最后是非正式語域。在藥學翻譯中,我們還發現不同的語言語域:科學語域和“消費者”語域。
科學語域用于臨床研究和其他文件或試驗,供醫生、藥劑師和其他醫學專家使用。消費者語域用于治療試驗的信息傳單、藥品包裝說明書或新聞稿。
有沒有藥學翻譯項目?
為專家翻譯和為消費者翻譯:有什么區別?
在語言專家開始從事醫學翻譯之前,他或她需要了解目標受眾。會被醫學專家看嗎?還是說讀者是沒有科學術語專業知識的消費者?根據這些問題的答案,譯者將調整他或她的工作方法(使用的資源)和詞匯。例如,翻譯患者報告結果(PRO)時,選擇正確的語域以確保信息完全清晰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譯者認為有必要,他或她可以決定寫出完整的首字母縮略詞。然而,對于面向專業讀者的譯文,這種解釋是多余的。另一個例子是在其他語言的文本中使用英語術語:根據預期的讀者群,譯者可以保留這些術語,而無需額外的解釋或在目標語言中添加澄清。
為“消費者”翻譯時的另一個考慮是“普及”(為非專業受眾改編科學數據)和相關風險。譯者面臨的挑戰是選擇合適的詞匯,同時確保不會無意中遺漏任何重要信息。
就實際工作方法而言,譯者將使用不同的術語數據庫,這取決于文本是面向專家讀者還是面向對主題領域沒有專業知識的讀者。語言專家也可以使用同樣的工具,但要為他或她的作品的最終讀者仔細選擇最合適的術語和表達方式。
因此,藥物文本
不僅可以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可以從一種語言語域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譯者必須牢記這一點,并提供一個清晰、易懂的文本,最重要的是,完美地適應目標讀者的科學知識水平。
在翻譯工作當中,我們通常需要考慮到中文與英文的語法習慣,由于語言上存在的差異,往往要采用不一樣的翻譯方法。同義反譯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中英互譯的方法。同義反譯就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翻譯成英語。同義反譯往往更加符合英語的思維方式以及表達習慣,因此會比較地道。今天,哈爾濱翻譯公司就從英譯漢和漢譯英兩個角度來為大家舉一些例子,方便大家在今后的翻譯工作中能夠運用的更好。
【英譯漢】
1.Only three customers remained in the bar.
酒吧間只有三個顧客還沒有走。
(不譯:“還留著”或“還呆在那里”)
2.I’ll be here for good this time.
這一次我再也不走了。
(不譯:“永遠在此呆下去”)
3.Please keep the fire burning when I’m out.
我不在家的時候,別讓爐子滅了。
(不譯:“我外出時,請讓爐子繼續燒著”)
4."Wait,he is serious."
等等,他不是說著玩兒的。
(不譯:“等等,他是認真的。”)
5."Now,Clara,be firm with the boy!"
聽我說,克拉拉,對這孩子可不能心軟。
(不譯:“......對這孩子要堅定”)
【漢譯英】
1、在美國,人人都能買到槍。
In the United States,everyone can buy a gun.(正譯)
In the United States,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反譯)
2、你可以從因特網上獲得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正譯)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反譯)
3、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正譯)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正譯)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反譯)
4、他仍然沒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正譯)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反譯)
5、無論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維敏捷的學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正譯)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