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文件,整理翻譯記憶庫、術語庫、文件格式要求,制定翻譯計劃;
翻譯完成,初譯的文件需要交由第二個合同譯者,逐詞逐句檢查是否存在錯譯、漏譯;
文件被發給了第三個只檢查目標語言版本的“專家”通讀。
最后,文件發給另一個人完成排版、格式美化等工作。
如果您的合同被一個缺乏經驗的自由譯者翻譯,或者采用了谷歌翻譯,那么您遭遇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法律糾紛的概率,將會大幅增加。
判斷翻譯公司質量的方法有什么?
試譯:通過試譯可以大體判斷可能的翻譯質量,這對小數量的翻譯特別有效,因為試譯時,翻譯公司一般會委托相關專業人員翻譯,如果任務小,試譯和正式翻譯的人員可能是同一個,翻譯質量當然也一樣了。但對大批量的任務來說,反而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試譯和正式翻譯的人員不可能是同一個,試譯就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反而會被誤導。
考察:翻譯質量是有了成品后才能確切反映出來的,事先只能從翻譯公司的規模、人員配備、操作流程來初步判斷,一般來講,翻譯質量與企業規模成正比,這需要客戶進行實地考察。實地考察的效果比試譯更可靠。行內人都知道,有實力的翻譯公司一般業務穩定,基本不接受小單子的試譯,對于大單子,也是公司內部翻譯來試譯,不會另外委托給社會上兼職的專業人員,試譯稿的質量一般不是特別好(當然也不會特別差)。說到底,翻譯質量是要靠經驗豐富的翻譯人員和規范負責的作業流程來保障的。
分解:對于重大的翻譯任務可以分階段翻譯,通過前面翻譯部分的質量來判斷以后翻譯的質量。這可能是比較穩妥可靠的判斷方法了。
翻譯:上面幾種判斷方法都有局限性,特別是試譯還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結果。有一種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了,那就是先用5000字左右的單子讓翻譯公司正式翻譯并在24小時內翻譯完畢,拿到譯文后只要檢查其有否拼寫錯誤、標點錯誤、多譯或漏譯,如有,則說明其沒有審校工序,如沒有,則說明其有規范翻譯流程,質量可以放心。